banner
胡鹤仙的Blockchain Blog

胡鹤仙的Blockchain Blog

twitter
github
telegram
medium

写博客的第5年

前两天收到十年之约发来的一封邮件,点开一看,原来是 5 年前的这个时候申请加入十年之约,一个所谓的 “组织”,约束自己坚持写博客至少 10 年。

我猛然想起,今年是我写博客的第 5 年了。

网页捕获_8-4-2023_73945_eirms.com.jpeg

写下了一点想法,我对自己说,现在能够坚持写博客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5 年前能看到熟悉的朋友和他们熟悉的文字,他们的更新频率不说一天一篇,至少一周都会有记录,反观现在,从周更变成月更,甚至年更。

回顾#

我也如此。2018 年 3 月 17 日,那时候我还是一个高中生,原本高中学习是很繁忙的,我的脑子里却总有一些想法,脑子里装不下了,就只好写下来。抱着 “每日一博” 的想法,天天写天天写,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思考明天写什么,当时用最传统的方法,先写在笔记本里,满意之后再发到博客上。现在想想,真是可笑,回过头去看那时候写的内容,都不好意思拿给别人看。但也是一种成长,一种独特的回忆吧。

2021 年 10 月,我将博客连同域名和数据一同出售,这是我 5 年里做过的最后悔的一个决定,看中一时的利益却忽视了它真正的价值与意义。虽然后面我很快又重新注册域名,重新建立博客,但似乎从那时候起,写博客的动力和兴趣少了很多。

从过去折腾博客主题、插件,到现在折腾博客的平台或程序,这是写博客的人基本上都会经历的。1 年之后,2022 年 10 月,我通过在网上寻找教程以及咨询网友,在 GitHub Pages 搭建了 Hugo 博客,并将数据手动迁移了过去。当时只是一时兴起,但 Hugo 却不适合我。三个月后我又换回了 WordPress。

以上三段内容,应该说是我这 5 年里比较重要的时间点,5 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寥寥几句也能说完。

收获#

在这 5 年里,我建了两个交流社区,一个是中文博客圈微信群,另一个是 Telegram 上的频道 @FindBlog。二者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群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以及一个交流的平台、机会。在网站建设里有一个词 —— 友情链接,在博客圈里就相当于 “博友”。如果没有他们的影响,我也不会一直写到现在,一群人一起走,能够走得更远。

虽然他们更新频率低了。陈仓颉,现在看到更多关于他的信息,是他在群里讨论各种笔记软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他博客中评价我 “前程似锦”,以及他喷微信和某人。张波博客,域名、博客名字来回横跳,特别爱折腾,每当看到群里在聊什么好玩的,都会参与进来,难以想象他是一个中学老师。流金岁月,这位验光师也是经常换域名和博客名字,喜欢分享眼睛、眼镜知识,以及他和女儿的日常生活。到他这配过眼镜,很专业,但是报我名字不打折。阿均,在群里十分活跃,经常针对时事发表一些看法,有时候也喜欢 “杠”,虽然有的观点不太认同,但都能够和谐交流,写博客就是一种交流方式,尽量做到求同存异。依然若非,他们俩是群里拥有最多相机和镜头的人,也是我羡慕的人,可以拿着相机拍下美丽的人与景,后者虽然不在群里了,但博客依然在更新。王宜楷是专业的作家,文学专业毕业,看他的博客就像是在书店里随手拿起一本书在阅读,现在他博客里更多的是育儿日记了。杨景文,曾经叫他学长,但是现在叫叔叔更合适,毕竟他是 80 后。前段时间发现他博客无法访问,也不知道在偷偷准备着什么,他应该是我认识最早的写博客的朋友,也给予我很多的帮助。熊的猫换域名比换衣服还勤快,每次域名都是极具个性,正是因为认识他时的网名叫熊的猫,我就以为他是比较胖胖的,后面看到照片才发现是一个瘦瘦的帅小伙。huntrue和前面那位经常在群里聊得火热、带劲,是一个很有趣的朋友。1900,看了《海上钢琴师》,便给自己的博客取名 1900,喜欢骑行、健身,最近似乎在折腾 Emby。三丁,他的博客名字叫小猪的窝,我一直以为他也是胖胖的,不知道是不是如此,关于他我想到一个关键词 —— 前女友。Austin,为数不多的和我年龄差不多的朋友,特别厉害,有技术真是一件让人羡慕的事。老杨,他的博客内容特别丰富,看的、玩的都有,在群里也十分活跃,讨论起数码产品、电子产品没个停。云顶天,这位大叔也半年多没更新了,估计是玩摄影、拍视频去了,时不时在群里和朋友圈看到他和家人朋友开车出去露营的视频。胡记,在博客圈里遇到和自己同姓的人也是一种缘分,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当初高考之后填志愿,他还一直给我推荐学校。大魏,健身教练,早些时候因为工作繁忙,没时间在群里聊天就退出了微信群,最初的印象是他博客里的一张照片,现在也很少有联系,博客无法访问,不知道是不是在另一个平台写作。有一个愿望,和上述所有人见一次面、聚一次会,希望早日实现。

......

当然,还有很多朋友都有过交流,无法一一叙述,就将群里比较活跃的一些朋友拎出来介绍了一番。每个人的博客就像是一座孤岛,互相访问、留言,久而久之就从陌生人变成了朋友,从孤岛变成了群岛,各自分享不同的生活、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喜好,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书本、课堂以外的东西,对我来说这是写博客最大的意义与收获。

经验#

5 年之前,我还在网上寻找各类教程,学习如何使用服务器、安装宝塔、安装 WordPress,5 年之后对这方面也更加的熟悉,而对于写博客方面,也有更多、更新的认识。记录下来,分享交流。

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当你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就写如何搭建博客,于是你会在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博客搭建教程。我觉得写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写,是坚持写。不要带着功利的态度去写,只需要写下你最真实的想法,最想记录的内容。不用考虑自己写的内容有没有意义,我们不能保证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义的,敢于写、敢于记录,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不让我们的想法随风消逝,不让我们的生活只存在于记忆里,这就是我认为的写博客的意义。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配图的人,也可能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图来搭配我的文字,能用文字叙述清楚的,尽量不用文字,虽然美观,但我更相信文字的魅力。通过学习 Markdown,让我了解到一种不同的写作方式,极大提高了我的效率,进入到一种所谓的沉浸式写作状态。

在选择博客平台这个问题上,也有许多声音和观点,我也面临过这样的选择。就拿我使用 WordPress 和 Hugo 来说,两者的区别在于金钱成本和学习成本,没有代码经验的人,比如我,更适合使用 WordPress,用了 5 年,我对它更加熟悉,基本上不需要输入任何代码;而 Hugo 则更适合程序员使用,今天本来想使用 Cloudflare Pages 部署 Hugo,光是 Git 就让我头大,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继续使用 WordPress。

我的经验不一定对所有人适用,如果能够帮助到希望写或者正在写博客的朋友,不胜荣幸。

最后,继续写吧,坚持阅读和写作,坚持输入与输出。因为在今天的社会里,坚持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


一封邮件,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五年前,我用三千多字叙述了个大概,也重新点燃了写博客的热情。期待写博客的第 10 年再相见!

Loading...
Ownership of this post data is guaranteed by blockchain and smart contracts to the creator a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