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胡鹤仙的Blockchain Blog

胡鹤仙的Blockchain Blog

twitter
github
telegram
medium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根據微信讀書統計的數據,上周的閱讀時間接近 15 小時。期間我完成了《蘇東坡傳》,正在閱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和《法治的細節》。正好今天在圖書館把《法治的細節》看完了,順便分享一下這兩天閱讀的感受。

多線並行閱讀#

最近在一篇 newsletter 裡看到這樣一條觀點,作者推薦多線並行閱讀。

“大多數書顯然不可能在一天之內,一口氣讀完,在每本書的閱讀週期裡我們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新的感興趣的書籍,我認為,排斥或拖延這種興致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閱讀興致稍縱即逝......”

我其實也比較贊同同時閱讀多本書,但不是無限制地閱讀,不能為了提高自己的閱讀量同時閱讀幾十本書,那樣只是走馬觀花的效果。我一般會選擇 3 本左右的書同時閱讀,不會分配固定的時間和閱讀順序,完全是看自己心情,這本書看了半小時看膩了,我就換下一本書,這樣能有效避免長期閱讀同一本書帶來的枯燥感。

最近在看《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和《法治的細節》,前者是作者的自傳,後者是作者的隨筆集,不同領域,不同體裁,閱讀起來沒有壓力,也不會有內容上的重疊,能讓我同時對兩本書都有印象,並且在閱讀這一本時不會受到另一本書內容的干擾。

《法治的細節》#

2022 年 4 月 10 日#

閱讀《法治的細節》,聯想到羅翔老師另一本書 ——《圓圈正義》,為什麼將正義比作一個圓圈呢?他說存在絕對的正義,但是我們無法獲得絕對的正義,這就好比是畫一個圓,無論借助多精妙的儀器,也無法繪出一個完美的圓,我們能做的只不過是接近完美,接近絕對的正義。同時,絕對的正義和完美的圓是客觀存在的,不能因為我們得不到而否定它們的存在。

我也劃線了一句話:仁慈只能在正義的基礎上,離開了正義的仁慈就如頂著美麗綠植的食人草,它誘惑著善良的人們走向狂熱的殘忍。

這句話是用來論證該不該廢除死刑,因為有的人出於仁慈,不希望有這樣一種刑罰奪取人的生命。但是,對犯罪者的仁慈不就是對受害者的殘忍嗎?

我希望做一個仁慈的人,但不會對任何人和任何事仁慈。

2022 年 4 月 11 日#

今天閱讀完了《法治的細節》,羅翔老師在讀書時期曾經遇到一個尋求法律援助的老人向他問路,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他隱藏了自己的身份,但他還是帶著老人去了法律援助中心。在法律援助中心門口,那位老人對他說不用陪她上去了,怕耽誤羅翔老師的前途。事後回憶這件事,羅翔老師十分慚愧,身為一個法學生,卻不能將自己學到的知識付諸實踐。

知識只有付諸於實踐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晚上在寢室,室友提到自己進廠打工時,老闆故意拖欠工資,我說你可以去告他,提出自己的合理訴求,室友卻說很難,幾乎沒用。我就不太喜歡聽這種話,不能因為某件事難做而不去做,自己多多少少懂一點法律常識,如果自己學到的東西不能幫助自己,談何讓它成為自己的謀生之本呢?

明天攝影選修課就結課了,雖然現在才過了半個學期,我可以說攝影課是我大二下學期最受用的課程,課堂上講的關於攝影的知識,我下課之後就可以轉化為實際的行動,讓我實實在在體會到理論的作用。理論如果不能轉化為實踐行動,再高深的理論我也覺得是空中樓閣。

《法治的細節》是一本很好的書,我閱讀完之後對羅翔老師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讓我對法有了更新的認識。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