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胡鹤仙的Blockchain Blog

胡鹤仙的Blockchain Blog

twitter
github
telegram
medium

過量資訊引發的心理焦慮

今天女朋友和我說,她最近這幾天總靜不下心來,我分析是不是天氣太熱、沒睡好等原因,她說不是。後面她自己又思考了一會兒,和我說可能是最近看的東西太多了,尤其是在微博上各種熱搜、各種信息,社交平台產生的大量信息帶來了心理上的焦慮。她說她要戒網。

image

隨即我想起在 GoodRx Health 看過的一篇文章《Doomscrolling: Why Too Much News Can Be Bad for Your Mental Health》,為什麼太多的新聞會對我們的心理健康不利?

焦慮產生的源頭#

及時了解新聞和時事可以幫助我們拓寬視野,增加知識,使我們保持參與和了解社會動態。然而,新聞也具有積極和消極之分。消極的新聞信息往往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壓力。

其中一個影響因素是消極偏見(negativity bias)。消極偏見是指人們傾向於更關注負面事件或信息,而忽視正面或積極的內容。這種偏見的形成可以看作是一種保護機制。

過量消費新聞帶來的影響#

帶來的影響都是顯而易見的。

從生理上講,頭痛、疲勞、體重變化、性方面的問題,久而久之還會產生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

從心理上講,常見的增加壓力、抑鬱、焦慮、PTSD 等等。

延伸思考#

我在想,不單單是新聞,單憑互聯網上網友發的任何信息,都有可能引發心理上的焦慮。

近幾年社交媒體平台的興起,人人都能在網絡上發表言論。以新浪微博為例,編造謠言引起男女性別之間的對立、放大明星藝人正常的私生活、成為 “鍵盤俠” 網暴他人...... 若平台監管不力,只會更加加劇社會矛盾,引發衝突。

前兩天中國網信網發布了《關於加強 “自媒體” 管理的通知》,要求加強信息真實性管理,規範信息來源標註等,有時候,虛假信息的傳播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而辟謠卻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信息質量固然魚龍混雜,但也可以採取一些方法來篩選和過濾信息。

信息的過濾和篩選#

在上面提到的文章中也說到如何與新聞信息建立健康良好的關係。

  • Add more good news. 主動關注積極的新聞,如果看到讓自己難受的內容,果斷關閉;
  • Limit your time. 控制自己每天在社交平台上的時間,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女朋友說要戒網;
  • Limit your sources. 限制來源

說到限制來源,就不得不提一句 RSS。

通過使用 RSS,主動獲取我們感興趣的信息,將不喜歡或者不感興趣的內容排除在外,雖然它目前不太流行,但我的理解就是拒絕算法,主動獲取,只要明白這一點,即使你不懂 RSS,也沒關係。

學會獨立思考。我覺得短視頻的流行,漸漸地讓人們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

近期備受關注的一個案子 —— 私造浮橋案,網上鋪天蓋地各種言論,有支持法院判決,有支持造橋的村民黃某。我一開始看了羅翔老師的文章《私造浮橋,有罪嗎?》,認為分析得挺有道理,事實可能就是如此,但後面看到越來越多的報道,從各個方面,更加全面的報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遠不止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

我認為不要輕易對事情下結論,也不要單從某一個人、某一方面去判斷,多思考多辨析,世界太複雜,人更複雜。

最後,還是少上網,多看書吧。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